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9日讯10月15日晚,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大礼堂启动大师讲材料暨院士走进本科生课堂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教授受邀主讲《光纤传感材料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麦立强教授主持。
大师讲材料活动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麦立强教授主持。 刘嘉惠 摄
本次课堂面向新生,旨在充分发挥院士在立德树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课堂线上同步直播,辐射全球,共吸引3万人次师生观看。
姜德生院士为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时代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新方向。他用惟妙惟肖的小动画向同学们介绍新型光学敏感材料的制备以及阵列光栅光纤传感网植入混凝土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运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赢得现场同学们阵阵喝彩。
在互动环节,姜德生院士围绕同学们关心的职业发展、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针对同学提出的大学如何规划的问题,姜德生院士告诉同学们,要在掌握通用技术的前提下,发挥交叉学科的意识,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赢得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权。
姜院士的报告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光纤传感技术的认识,也增进了同学们对材料学科的理解与认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科研热情。课堂最后,主持人麦立强院长代表与会师生向姜院士表达崇高的谢意。第一期大师讲材料暨院士走进本科生课堂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据悉,10月,大师讲材料暨院士走进本科生课堂活动将陆续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正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学术盛宴,共同营造大师讲材料的浓厚学术氛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教授正为本科生讲课。 刘嘉惠 摄
姜德生院士简介: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兼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委员会和产业联盟主席,牵头获得五项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荣获湖北省首届杰出人才奖和成果转化突出贡献奖。40多年来,姜教授一直从事光纤传感新技术的研究,经过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光纤传感器的精密加工、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建成了国内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唯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孵化了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该领域唯一上市公司。近十年,姜教授率领团队研发的大容量阵列光纤光栅动态制备关键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单纤超10万个光栅阵列传感光纤的工业化生产,所形成的大容量、长距离、多参数光纤传感网络已成为多个行业智能化升级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手段,已在智能管网、智慧地铁、机场智能跑道、智能高速公路中得到示范应用和行业好评。
(通讯员黄天佑 谢小琴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