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沙龙】微纳传感器与智能微系统技术(ZZS483)
2022-11-04
文章详情

微纳传感器与智能微系统技术(ZZS483)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空天院电子分会于2022年10月17日举办学术沙龙《微纳传感器与智能微系统技术》。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简称空天院)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其中,电子学研究所是1956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信息科学研究所。

空天院电子分会理事长蔡安生研究员主持沙龙活动

参加沙龙活动的人员

夏善红研究员做主题报告:微纳传感器与智能微系统技术

夏善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子所、英国剑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Royal Fellowship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 Scholarship。曾任中科院电子所副所长、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固态传感器执行器与微系统国际会议大会主席。

夏善红现在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传感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并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多年从事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场传感器、水环境监测传感器、微传感器集成芯片系统等。

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大支撑技术之一。传感器是信息感知和信息获取的基础器件,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

报告回顾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微型电场传感器、无线网络微传感器集成芯片系统为例介绍了微纳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以及传感器的应用,并介绍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智能传感器,以及柔性传感器、机器人感知系统、光谱成像芯片。

电场传感器的原理、设计、封装技术与应用。

传感器的结构加工、MEMS电场传感器系列产品、实验及应用。

传感器在石油、气象和水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柔性传感器和机器人感知系统,我国传感器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沙龙会场

与会者热烈讨论了新型微纳传感器与智能微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面临的难点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设施不断涌现,对各种新型传感器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动着传感器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致谢:中科院老科协空天院电子分会精心组织科学沙龙;王桂颖提供部分照片!)

供稿:中国科学院老科协  赵震声

END

010-82788940

(工作日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