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预警系统,电力电网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2022-06-10
文章详情


雷电预警系统,电力电网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电网预警技术研究、雷暴识别指标研究

30dBZ的雷达回波强度发展到-10℃等温线高度是雷暴云地闪发生雷电预警系统预警指标。

雷电预警系统VIL与地闪频数相关性较差,特别是从两者叠加来看,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不能预警地闪的发生区域。

雷电预警系统无论从时间和空间演变来看,地闪频数与大于30dBZ雷达回波面积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10℃等高平面上大于30dBZ的回波面积变化和地闪频数演变存在线性相关。

单单体雷暴发展迅速,生消过程较短;多单体雷暴存在多个对流单体的生消以及相互作用,导致多单体雷暴持续时间长和地闪活动剧烈;超级单体易产生强烈和持久的强对流雷暴天气和雷电活动;飑线是线性排列的多单体雷暴,对流雷暴单体更具有组织性,雷暴天气更加强烈,往往产生较长的雷电活动和雷击灾害。

强盛的上升气流利于雷暴内荷电的产生,地闪频数与-10℃、-20℃层结高度上的回波强度及强回波高度和回波顶高等雷达回波因子具有较好相关性,监测雷达回波特征指标的演变可以较好地预测中尺度对流系统地闪的发生和频数变化。

电网预警技术研究、雷电预警系统

雷暴云团移动路径外推技术研究、雷电预警系统

雷暴云团的移动是平流和传播共同作用了结果,通过引入TITAN和TREC矢量场(二维径向风场)算法,在强风暴的识别、追踪路径预报和雷暴云团移动在传播方面的信息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最终的雷电的预报精准度。

电网预警技术研究

雷暴云团外推预报效果检验评估

为评估本项目中雷暴云团路径预报方法的准确性,项目对2015年5-9月所有天气雷达回波(约26万个文件,5460G数据量)进行了实况和外推15和30分钟预报的对照评估,并采用天气预报效果检验的TS评分方法进行评价


010-82788940

(工作日 9::00-18:00)